close
人 間 封 面 報 導 ∕ 第 三 期 〈 1 9 8 6 . 0 1 〉 ∕ P 0 0 8 ~ 0 3 1 |
| |||||||
兩個修士每星期二、四、六三天,約莫下午兩點,台北市「仁愛修士會」印度籍的馬立德和韓國籍的林采洙兩位修士,總是準時來到台北「愛愛安老院」,一個收容無家可歸,病殘老人們的地方。去年二月間,一個陽光和煦的日子,在「愛愛院」一間堆放雜物的房間,林修士一邊脫去厚重的衣服,一邊用韓國腔的美語跟馬修士說:「今天天氣真好,相信老人們一定可以舒舒服服地洗個澡。」換上了短衣、短褲和拖鞋,馬修士和林修士立刻推著輪椅進入老人居住的房間,開始他們一個下午的忙碌工作。私立「愛愛安老院」位於萬華舊社區一角,院舍是一棟兩層樓呈長方型的老舊建築物,庭院狹小,卻住著近兩百位孤獨無依的老人。由於院方經費短絀,加上稍嫌落伍的管理方式,使老人居住的每個房間不時散發出令人難忍的霉臭和尿騷昧。「林修士你好。」,「馬修士你好。」幾個躺在床上的老人看見他們進來,立刻你一句、我一句熱情地向他們問候。「林老先生,今天天氣不冷,您要洗澡嗎?」馬修士用生澀的中國話問躺在床上的一位中風老人。中風影響了他的語言表達,老人只是微笑點頭。林修士很快地將輪椅推到床邊,和馬修士合力將林先生扶上輪椅,推往浴室去監洗。目前愛愛院裡總共約有30位中風或行動不便的老人無法自己洗澡。馬修士和林修士便一個一個替他們洗。他們還得費盡唇舌,使脾氣乖戾、不受乾淨的老人同意讓他們洗澡。忙完了洗澡工作,馬修士和林修士又幫他們洗衣服,整理房間,買日用品,陪他們聊天,安慰他們,傾聽他們細訴。馬修士說:「愛愛院裡的老人們,大部份都是大陸人,在台灣沒有家族,雖然目前有得吃,有得住,卻得忍受疾病纏身和長期的孤寂,成為一群被人遺忘,一個人面對漫長而衰老的日子的人,令人同情。」愛愛院裡的老人們一提起馬修士和林修士,沒有一個不翹起大姆指,異口同聲地稱讚。今年六十五歲山東籍的陳老先生說:「他們就像親生兒子,以一片真摯的孝心去照顧老子一樣。我真是打心裡服了他們。」愛愛院是馬修士和林修士每個星期三下午固定義務服務的地點。一、二、三的上午也會分別到台北市立中興醫院或和平醫院去拜訪病患。醫院的外籍理髮師「這家醫院怎麼會有外國人在幫病人理髮呢?」許多初到台北市立中興醫院的病患和家屬,第一次看到馬立德和林采洙兩位修士時,總會投以訝異的眼光而這樣詢問。事實上,兩位修士不但為病人理髮,還幫病患餵食、更衣、倒便盆、刮鬍子,忙個不停。馬修士和林修士所屬的修會,是一個國際性的機構,稱為「仁愛傳教兄弟會」,成立至今已有二十餘年。1963年,一位出生於澳洲的耶穌會士安德烈(Andre)修士,有感於德蕾莎姆姆(Mother Terresa)和她的修女們為印度加爾各答貧窮大眾服務的偉大愛心所啟發,終於促使他在加爾各答也成立這麼一個修會團體。仁愛修士會,和德蕾莎姆姆的「仁愛傳教修女會」一樣,以祈禱、默想、聖詠和基督聖體的奧秘為不可思議的動力,支撐著他們每天以極端儉樸的生活,面對沈重而卑賤的工作,為世上的破落者、病苦者和被棄者奉獻誠摯而辛勞的仕奉。 | |||||||
| |||||||
|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